绿色标准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绿色标准 >> 正文

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技术

2023-03-27 16:53:46 来源: 安徽农网 作者:原创


  一、技术模式概述:近几年,由于栽培制度的改变、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,水稻病虫灾害问题更趋严重,相应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出现了新动向和新问题。因此,迫切需要加快改变农作物对化学农药过分依赖的传统方式,在稳产增产前提下,大力发展绿色防控技术及农药减施技术研究,减少化学农药投入使用,实现农产品产量与质量安全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,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,促进农业节本增效。2015年以来,贵池区积极响应化学农药零增长行动,结合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、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、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等项目建设,积极推进绿色防控工作。2018年为进一步防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,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,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,贵池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依托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“水稻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”,将水稻绿色防控与农药零增长行动相结合,积极打造单季稻病虫害绿色防控及农药减施增效示范片建设,推广抗性品种、非化学防治技术、农药优化和高效施用技术,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2018年技术示范面积1万亩,辐射3万亩;2019年技术示范3万亩,辐射7万亩;2020年,大面积示范推广理化防控、生态调控、生物农药技术,完成技术示范面积5万亩,辐射10万亩。


  二、增产增效情况:通过推广抗性品种、应用性诱剂、杀虫灯、释放赤眼蜂、香根草和显花植物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措施以及“三防两控”、精准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技术,改善了田间环境、减少化学农药使用1-2次,节约了农业成本、提升了水稻品质。 


  三、技术要点:


  (一)抗病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预防技术


  选用较抗稻曲病,稻瘟病的优良品种,如晶两优1206、晶两优黄莉占、深两优136、荃两优2118等优质水稻品种。预防苗期稻飞虱、稻蓟马、稻瘟病、恶苗病等,每1kg种子用30%噻虫嗪种衣剂3mL+ 62.5g/L精甲•咯菌腈种衣剂4mL,或60%吡虫啉种衣剂4mL+ 24.1%异噻菌胺•肟菌酯种衣剂 20mL处理种子。

  

  (二)秧田送嫁药预防病虫技术 


  在秧苗移栽前2-3d喷施吡蚜酮、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二化螟、稻蓟马、稻飞虱的对路农药,预防或减轻大田病虫的发生危害。


  (三)高效水肥管理技术 


  推广缓控释肥料、生物肥等新型肥料和化肥深施等施肥技术,前期促早发,中期烤田,后期控肥,促进水稻健壮生长,增强稻株的抗(耐)病虫性。


  (四)性诱剂控虫技术 


  在二化螟(稻纵卷叶螟)主害代蛾期,每667 m2 放置诱捕器1 个,内置诱芯1 个,诱捕器离地面约0.8m高。


  (五)灯光诱杀害虫技术 


  每3.33hm2稻田安装1盏太阳能杀虫灯,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.5m,诱杀二化螟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等害虫。每日18:00时开灯,24:00关灯,并定时清理灯上的虫垢和接虫袋内虫体。


  (六)生态调控技术 


  一是保护利用天敌,单季稻大田7月前不用化学农药,田间可放置稻草人,为稻田蜘蛛及寄生蜂等天敌种群生长营造适宜环境,充分发挥自然天敌控害作用;二是田埂间隔分批种植菊花、芝麻、大豆、香根草等植物,丰富稻田生态系统,防控水稻主要害虫。


  (七)生物药剂防病治虫技术 


  应用苏云金杆菌Bt、短稳杆菌、球孢白僵菌、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等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,应用井·蜡芽防治纹枯病、稻曲病,应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。


  (八)总体防治技术


  采用“三防两控”、中医处方式“一浸两喷、叶枕平准确定时施药”防控水稻全生育期主要病虫害技术,化学防治药剂选用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、环境友好型对路药剂。


  适宜区域:水稻集中种植区


  注意事项:三防两控 “三防”是指主抓播种、移栽、破口三个环节,分别采用种子处理、送嫁药和破口前综合用药,简化用药决策,对当地常发性病虫采取预防性防治措施,防治时间前移,减少秧田和大田前期用药,省工省药,保护天敌;“两控”是指分别在分蘖期、穗期对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实施达标防治。


  一浸两喷 “一浸”是指种子药剂浸种处理;“两喷”是指大多数植株叶枕平±1-2天打第一次药,破口期(5%始穗)打第二次药。

叶枕平准确定时施药 叶枕平是指水稻倒二叶与剑叶叶枕平齐。


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@ 2013—2017  咨询热线:15278003356 客服QQ:2352207172  邮箱:2352207172@qq.com
备案号:桂ICP备14001141